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华尔街权力转移:Citadel证券接管摩根士丹利期权业务及其对加密资产的深远影响

 


引言:华尔街权力转移的序章

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便是高频交易(HFT)巨头对传统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的持续整合。近期,肯·格里芬(Ken Griffin)创立的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正式收购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美国股票期权电子做市业务,这不仅标志着华尔街大型银行在电子交易领域的进一步“撤退”,更凸显了以城堡证券为代表的高频交易公司已然主宰了美国股票衍生品生态。这一看似传统的金融行业动态,实则为方兴未艾的加密资产市场释放出深远信号,预示着新的战略机遇,尤其是在期权领域。本文将深入分析此次收购的意义,探讨其作为HFT公司主导金融市场例证的深层逻辑,并在此背景下审视传统银行的退出对加密资产市场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最终呼吁加密市场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避免重蹈传统金融的“黑箱流动性”覆辙,并预测加密资产将成为未来市场结构重塑的关键领域。

HFT巨头的崛起与市场主导

1. Citadel Securities的收购及其战略意义 城堡证券对摩根士丹利电子期权做市业务的收购,是其巩固在热门衍生品领域主导地位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此次交易,城堡证券不仅获得了摩根士丹利的场内期权业务,还接手了美国主要交易所的数千个专业交易席位,以及估计价值100亿至120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头寸。这意味着,摩根士丹利作为最后一家在电子期权做市领域保持重要业务的主要银行,其撤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巩固城堡证券作为期权做市商的地位,使其能够在电子平台和传统交易大厅中高效执行订单。在收购之前,城堡证券已经处理了美国股票期权约三分之一的零售经纪订单流。收购完成后,该公司控制了约40%的专业做市商覆盖范围和超过35%的零售期权流量,达到了历史性的高集中度。这使得城堡证券成为美国现货与期权市场的“影子央行”和全球最大的期权流动性提供者之一

2. 高频交易(HFT)的核心优势与市场整合 高频交易公司之所以能主导市场,在于其速度之王的地位和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城堡证券在奥罗拉和锡考克斯的巨型数据中心建立了一个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射频链路组成的专有网络。这种基础设施,加上积极的风险承担和专业化专注,使其能够以微秒级的速度处理市场数据并执行交易。据估计,此次收购使城堡证券的Delta对冲循环缩短了150-200微秒,这看似微小的时间间隔,却能转化为数百万美元的额外利润。

高频交易公司(如城堡证券、Virtu Financial、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SIG)、Wolverine Trading、Jane Street)不同于大多数押注价格方向的交易者。它们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买卖价差——即它们愿意买入(出价)和卖出(要价)证券之间的差额。尽管每笔交易的价差可能很小,但做市商通过执行巨大的交易量,使这些微小优势累积成可观的利润

3. 做市商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影响 做市商是金融市场中提供流动性的“看不见的引擎”。它们通过持续报价买卖价格,确保市场平稳、即时地进行数百万笔日常交易。当零售交易者通过经纪商下单时,通常没有其他零售交易者立即站在相反的一方。做市商填补了这一空白,随时准备在您想卖出时买入,在您想买入时卖出,从而确保市场流动性并正常运作

为了维持中性头寸,做市商必须不断对冲其持有的证券头寸。例如,当做市商卖出看涨期权时,他们会通过买入标的股票来对冲负向风险敞口。这种对冲活动对市场价格产生深远影响。当做市商集体持有显著多头或空头头寸时,他们的对冲行为可能显著影响标的资产价格。做市商利用“希腊字母”(如Delta和Gamma)等复杂指标来管理风险。Delta衡量价格变化敏感性,而Gamma衡量Delta随价格变化的速率,它迫使做市商不断调整对冲,并在“Gamma挤压”期间产生爆发性行情。零日到期期权(0DTE)的兴起显著放大了这些动态,因为Gamma在到期时达到峰值。

做市商的活动会创建可预测的模式,精明的交易者可以利用这些模式。例如,在正Gamma环境中,做市商通常通过向客户出售期权而处于多Gamma状态,他们被迫“低买高卖”以进行对冲,从而创造出区间震荡、波动性较低的市场条件,价格倾向于吸引到期权交易量大的行权价附近。而在负Gamma环境中,做市商处于空Gamma状态(客户是期权的净买方),他们被迫“低卖高买”以进行对冲,这会放大波动性并推动趋势发展,可能在任何方向上产生爆发性行情。这种“小尾巴摇大狗”效应描述了期权市场如何影响更大的股票市场,Gamma挤压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传统银行的撤退:监管与技术壁垒的双重压力

1. 金融危机后的监管趋严 对冲基金的复杂性和高杠杆率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金融危机后,监管机构对做市商的监管压力日益增加,特别是对透明度和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了做市商的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2. 高昂的技术投入与竞争劣势 在做市业务中,传统银行受制于监管资本要求和厌恶风险的文化,根本无法与城堡证券等公司部署的专业技术竞争。正如一位行业顾问所说,“银行不仅输掉了这场竞赛,它们甚至完全离开了赛道。” 巴塞尔协议III等资本规则与技术投资差距相结合,为传统银行造成了结构性劣势,无论多少机构知识都无法克服。

高盛等华尔街大行也因监管趋严,陆续退出电子做市业务,例如高盛早在2017年就终止了美国期权交易。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的退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和战略空间。

加密资产:传统金融遗留的战略机遇

1. 期权市场的巨大潜力与低相关性优势 传统银行的撤退,恰好为加密资产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期权领域。期权是一种重要的衍生品,它将成为风险管理与杠杆投资的下一个核心战场。

  • 高波动性和潜在高回报: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但也因此提供了丰厚的套利机会。这种波动性吸引了擅长捕捉短期市场机会的对冲基金。

  • 低相关性:加密资产与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类别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将其纳入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提升投资组合的卓越表现。

2. 链上交易基础设施的优化与创新空间 与传统金融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密市场正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 技术门槛降低:以太坊L2和Solana等链上交易基础设施的优化,使得技术门槛迅速降低。这让更多参与者能够进入市场,降低了“做市商”的门槛。

  • 监管灰色地带与创新空间:虽然加密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框架尚未统一,存在监管风险和不确定性,但这种灰色地带也为创新释放了巨大的空间。

  • 无许可准入模式:加密市场的“无许可准入”模式使得机构、小型团队甚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都有可能成为链上做市力量。

随着“摩根士丹利们”放弃了重资本、高技术的衍生品市场,“Paradigm们”可能会成为下一代做市机构。加密期权将成为继永续合约之后,链上资本结构深化的关键支点

公平流动性范式:数据治理与用户信任的未来

1. 传统HFT模式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然而,加密市场在追赶效率的同时,也必须吸取传统金融的教训。高频交易公司对客户数据的使用一直引发广泛关注和监管审视传统金融(TradFi)的高频模型高度依赖“信息差”和“订单流数据”,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市场信息透明度较差,进而影响市场效率。例如,做市商为弥补随时准备交易而产生的成本,必须平均以高于买入合约的价格卖出相关合约,由此导致价差的形成。当知情交易者拥有特殊信息时,做市商总是受到损失,由此产生信息成本。

2. DeFi对“黑箱流动性”的对策 为了避免重蹈传统金融的“黑箱流动性”覆辙,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正在积极发展一系列工具和技术,试图用协议设计反向对抗“Citadel式黑箱流动性”模型。这些包括:

  • MEV防御(最大可提取价值防御):旨在减少或消除矿工/验证者通过重新排序、插入或审查交易来提取额外价值的能力,从而提高交易公平性。

  • 零知识证明:允许一方在不泄露任何底层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证明某个陈述是真实的,有助于提升隐私和透明度。

  • Intent-based Order Flow(意图订单):将用户意图作为核心,通过求解器网络来匹配交易,而非传统的订单簿模式,可能减少信息泄露和抢先交易。

3. 加密市场构建信任与透明度的呼吁 加密资产市场不应仅仅“追赶华尔街的效率”,更应在机制设计上定义新的“公平流动性”范式。这要求加密市场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和用户信任的构建。通过更透明、更公平的机制设计,加密市场可以避免传统金融中因信息不对称和中心化控制带来的潜在弊端,从而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交易环境。

展望:加密资产在未来市场结构中的角色

城堡证券收购摩根士丹利期权业务的事件,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市场未来的结构交易基础设施正被少数高频交易巨头牢牢掌控,衍生品(尤其是期权)将成为风险管理与杠杆投资的下一个核心战场。

在此背景下,加密资产作为“新型边缘资产”正处在这场金融权力迁移的下游,但即将成为主舞台之一。对于加密市场的建设者、投资者和监管者而言,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加密市场的核心竞争,不仅是代币与协议的发行与增长,更要着眼于链上交易基础设施的机构级重构。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化和监管环境的完善,对冲基金行业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数字资产作为高波动性、低相关性的替代投资,将继续为对冲基金提供独特的机会。

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在监管环境不断完善和投资者风险管理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国内做市商制度也正逐步完善,科创板试点打开了A股做市空间。未来,中国券商应进一步扩充资本、挖掘机构客户资源、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把握做市业务的新机遇。

未来十年,谁将成为链上世界的Citadel? 答案将取决于谁能更好地融合效率与公平,谁能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数据治理和用户信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真正实现金融市场的机构级重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学术交流与参考之用,旨在对现有市场信息进行专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投资建议或投资依据。文中所述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官方立场。鉴于金融市场和加密资产领域的固有风险及快速变化性,投资者应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自行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并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文章内容基于撰写时可获取的公开信息,但无法保证其完全准确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文由《华尔街透视》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review
《华尔街透视》以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分析,剖析金融事件背后的逻辑。我们通过数据和事实呈现市场状况,帮助读者形成独立思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透视」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华尔街俱乐部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wsreview@wallstreetclub.or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